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百分之七十;心态、饮食、及时调理各占百分之十,我们就可以知道早睡早起的重要性。
我们白天是放电,晚上睡觉是充电。晚上只冲了50%的电,白天还要释放100%,那50%哪来的?就是从五脏借。
五脏在古书中为“五藏”,是“藏”的意思,藏的就是人体的精华,你总是借、总是借,一般人借15年身体就垮了。所以我们说年轻的时候什么感
一、人得病以及康复的根本
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轨道的位置,是万年不变的,这是天道,「天道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」。
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,只是按照客观规律去运行,现在转到了冬至的角度。
人在地球上,和地球是一体的,也就是说,整个的气候变化比较快,大的环境已经到了冬至了,但人体内还没有到,跟不上,依然还是脸红,一阵一阵燥热。
人道循环跟不上天道循环,就会发生问题。
百病就是来自于人道循环和天道循环的差异,同样,百病的康复,也是来自于人道循环和天道循环的和谐。
[color=var(--weui-LINK)]
二、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最重要
我们要逐渐地培养符合自然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,世界观决定方法论,车还需要定期保养,更何况是人呢。
如果根本没有养护生命的的意识,只是得病后考虑该如何去治病,这可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。
我们做每件事情都有意识的考虑符不符合养生之道,渐渐的这种意识会形成习惯,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乃至事业工作都会很大的裨益。
比如我们要牢记「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 惊蛰起床
一年有 24 个节气,一天就是一年的缩影,也是有 24 节气的。3 点立春, 4 点雨水, 5 点惊蛰。
惊蛰,「众蛰各潜骇,草木纵横舒」,蛰为冬眠的动物,惊蛰即意味着蛰伏的动物在这个节气惊醒,包括狗熊、蛇、青蛙,虫子等等。
不是有人挨家挨户的去叫它们起床,动物能感觉到天地之间阳气的变化,所以它们都醒了。
人也是高级动物,但是人们过多的自我削弱了对客观自然的感知度,敏感的人早 5 点左右会醒来,不醒也睡的不那么沉了,不敏感的人,还是呼呼大睡。
人体内蛰伏的是什么呢?就是冬眠了一晚上的阳气,也就是说在 5 点惊蛰时分,人体的阳气要生起来,就像完成春天的播种一样。
如何生起来?只有一个途径,就是「春主醒、主动」,到 5 点的时候,你必须醒了,而且醒了以后必须起来活动,一动人的阳气就生起来了。
可能前一分钟还躺在床上感觉特别困,在为起或不起做思想斗争,当一分钟以后,你真正穿衣服起来一活动的时候,就感觉突然不困了,为什么,阳气生起来了。活动半个小时,一会困了可以睡回笼觉。
[color=var(--weui-LINK)]
什么叫多?什么叫少?一回事!
上面是从 24 节气的角度告诉大家早起的重要性,下面我们讨论一下什么叫多少?什么叫多?什么叫少?
多和少,是一件事情,两个不同的名字而已,老子讲「同出而异名」,就是这个意思,关键是你从那个角度去看它。
一根筷子,顺着看,是一个点;横着看,是一条线段。到底点是这根筷子,还是线段是?都是。
那么 5 点不起床,你是多了还是少了?从时间上讲,是多了,从阳气生长收藏的角度上讲,是少了。
举个例子,一个农民,经过了冬天的休息后,到了春天,别人都下地种田去了,他不去,想再休息三个月。
他是多了,还是少了?从休息的方面,他是多了,但没有春天的播种,哪有秋天的收获啊?从这方面看,他同时又少了。
所以多少、得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,它们同时存在,关键是你希望得到什么,失去什么而已。
那么没有早起,一方面是春天没有播种,一年也就是一天没有收成,另一方面,能量是守恒的,体内的阳气没有转化为清气生出去,它就会憋死在体内,进而转化为火气和浊酸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