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清源佛教网

搜索
查看: 584|回复: 0

入世的精神:布施

[复制链接]

1866

主题

1933

帖子

6854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6854
发表于 2021-5-31 06:32:3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入世的精神,是大乘菩萨,或回小向大的二乘圣人,因观众生苦,发菩提心,愿成佛道,愿度众生的大愿伟行。因为佛道非但自利,还要利他,不仅修慧,还要修福;直至福慧圆满,二利究竟,始可成佛。

菩萨发心,既要上求佛道,增长智慧以自利;还要下化众生,深入人间以利他。恒抱“但愿众生得离苦,不为一己求安乐”的无畏精神,从事利益社会,辅导群众的工作,拯救世人的苦恼与不幸。

入世精神,是任重路遥的菩萨行,非发大心、立大愿而又有大智慧、大慈悲的人,无法担当此重任。菩萨行愿的开始,是众生无边誓愿度,为了完成利生度生的责任,就要积极净化身心,努力克制自己烦恼的冲动,精勤修学诸佛无量道法,所谓: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。在无量法门中,最具代表性的是六波罗密。焚语波罗密,译名度,又名到彼岸。因为六度功德,能度悭等六蔽,故名度。菩萨修行六度法门,能度生死海,到达涅槃彼岸。

据《大方广菩萨十地经》说,波罗密的意义,是菩萨修学圆满究竟,具足佛道一切功德,不着二边,不住中道,广度众生,圆满佛事,因名到彼岸。六波罗密即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。

布施,梵文檀那波罗密,译为布施到彼岸。菩萨既愿意入世救世,自然关怀世人的困苦,随时随地乐意给予世人援助,无论是在经济、学问、力量、精神和时间各方面,都应该满足他人的要求,令人感恩受教,信佛得度。因此,布施不但是十度之首,亦是四摄法的第一步,菩萨想入世教化摄受众生,首先要实行布施。布施的种类很多,布施的方式各异,但概括而言,不外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。在家佛弟子,以财施居多,出家菩萨,则以法施为胜。在家佛弟子,知道世间财宝,五家所共有,实行布施,以不坚之财供养三宝,施舍穷人,广种福田,则善因善果,福报无尽。

至于出家菩萨,予人方便是布施,对人和蔼可亲是布施,对人讲解佛法是布施;若能进而如说修行供养,利益众生供养,摄受众生供养,代众生苦供养,勤修善根供养,不舍菩萨业供养,不离菩提心供养,则更是广大的布施,无畏的布施。

财施可破悭贪,可结善缘。法施可教化众生,可积聚功德。无畏施可二利究竟,速证佛道。菩萨入世救世,首先要用平等心布施,以外在财物解除他人生活困苦,以内在生命或器官,补给伤残人士的需要,以世间学问知识,作育英才,以出世佛法,启示人生真谛,以无畏精神,保障他人生命财产安全,用实际行动,消灭人间的忧悲苦恼,令一切众生,感恩亲近受教。若能如大般若经所说“应住慈心与有情乐,而行布施,应住悲心拔一切有情苦,而行布施,应住喜心,度有情类离苦得乐而行布施,应住舍心,于有情类平等饶益而行布施”,不生执着,不分彼此,无能施所施,必然速登彼岸,名布施波罗密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