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清源佛教网

搜索
查看: 609|回复: 0

僧衣颜色的演变史

[复制链接]

1866

主题

1933

帖子

6854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6854
发表于 2021-8-28 05:59:5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僧衣颜色的演变史
僧服作为出家人的标识之一,在中国化的过程中,逐渐变迁。汉传佛教僧服与印度原始佛教僧侣的服制比较起来,颜色上相差较远,僧服颜色演变不断。

佛陀曾对僧衣的缝制、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。在颜色上规定,要用“坏色”,不许用上色或纯色,佛陀教导比丘们从树根、树皮、树汁和花提炼染料,破坏衣色的整齐,以此免除对衣服的贪著。佛在世时,指出了如黄、赤、青、黑、白五大色不许着用。


三国时期
以缁色为主

随着,佛教的融入,僧衣在颜色上也逐渐体现了汉地的特色。东汉《牟子理惑论》中记载:“今沙门被赤布,日一食……”,可见当时的僧服是赤色的。

到了三国时期,僧衣颜色趋向于缁色,即黑色之中带有一点红色。“缁衣”与“白衣”是僧俗的对称,三国时,由于天下荒乱,人民困苦,多穿白衣,而僧人多穿缁衣,所以缁衣逐渐成为僧人的指称。


唐宋时期
以紫袈裟为最尊贵

唐朝,为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。中国统治者常表示褒奖,将袈裟赐予高僧。赐紫从唐武则天开始的,而所赐袈裟的颜色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僧衣的颜色发展。

唐宋时代,三品以上的官员的公服为紫色,五品以上则为绯色。所以有赐紫、赐绯一说,袈裟的颜色与官员的等级颜色相对应。皇帝将袈裟赐给高僧大德,从而紫色也进入了僧服的颜色系列中。


明洪武年间
僧服色制明确

唐宋以后,僧衣的色彩自由度较大。到明朝洪武初年,完善的僧侣服色制已制定完成。当时佛教分禅、讲、教三类。禅,即禅宗。讲,即天台、华严、法相宗。教,即从事丧仪、法事仪式。

禅僧的常服是茶褐色,青色的绦子,玉色袈裟;讲僧的常服是玉色,绿色的绦子,浅红色的袈裟;教僧的常服食皂色,黑色的绦子,浅红色的袈裟。


清代以后
黄色僧衣沿用至今

清代以后,僧服没有官方规定,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见月律师重兴后,一般僧人常服均为黄色。黄色僧衣也一直沿用至今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