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清源佛教网

搜索
查看: 804|回复: 0

禅七|什么是禅七?

[复制链接]

1866

主题

1933

帖子

6854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6854
发表于 2020-12-18 06:29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世间万法 唯心所生
一念觉 众生是佛
一念迷 佛是众生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禅七就是为了这见性成佛的一念
此心光明 更复何言

禅七是中国禅宗的特殊修行方法,在七天内进行密集的修行,也称作打禅七。修行者在此七日内,不能离开道场处理个人事务,必须遵守禅堂规矩,配合禅堂作息,专心修行,以七日为限期,严格坐禅修行,克期取证。

对于修行的僧人而言,行、住、坐、卧皆可修禅,但在四者之中,以坐姿最宜初学入门,故多说“坐禅”,而以打坐来修习禅定,也略称“打坐”。

关于坐禅的方法,《大比丘三千威仪》卷上指出,应该四时随时坐禅,有能够舒适的床坐,有柔软的坐垫,有安静的空闲处,有一起修行的善知识;另外,还需要无所求的好护法,能够提供饮食、医药等供养。这些都是外在的条件,修行者自身应该善于观察自己的思想,能够调伏自己的身心等。

此外,智者大师在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、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等书中,对坐禅方法也颇多论述。日本、朝鲜佛教界,对于坐禅也都十分看重。

相传佛陀在菩提树下禅修四十九日后悟道,在悟道前,他曾经发下誓愿:“我今若不证,无上大菩提,宁可碎此身,终不起此座。”

一般出家人的功夫比不上佛陀,不大可能用七天时间就开悟,所以有时候用更充裕的时间来调整和觉察自己的身心,所以打禅七也有连打七个七(也就是七七四十九天),甚至十个、十二个七的。

打禅七的目的是明心见性。在很多人的印象里,禅修好像很轻松、很洒脱,吃饭、喝茶、睡觉无不是禅。自古以来确有很多禅宗大师,是在日常生活中顿悟的,为什么僧人还要保持这样一种严苛的修行方式?

须知禅宗用功好比爬山,爬到山顶的时候,就能看到山外的好景。但是在登顶之前,要从山脚一步一步往上爬。禅修是渐修积累的过程,只有下足了功夫,登上山顶的一刹那,才会有“顿悟”。

虚云老和尚19岁出家,开悟前在福建鼓山住山洞,拜了3年的万佛忏;又用4年时间做职事,做寺院里的杂活,培植福报;后又在山洞里修了3年的禅定;在天台山学习了5年经教;用3年时间拜山——从浙江普陀山三步一拜,拜到五台山;在九华山学教3年;在终南山住山2年;行脚2年,足迹遍布四川、西藏,远至印度、斯里兰卡、缅甸等地。

即便是有这样的修行基础,虚云老和尚也直到56岁在扬州高旻寺打禅七时,因为禅堂里行茶水,被开水不小心溅到手上,茶杯掉落而开悟。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