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3月11日 农历壬寅年二月初九 惠能大师1384周年诞辰 走进六祖惠能大师传奇的一生
一出生 就有两位梵僧赐名
据《六祖法宝坛经略序》记载,惠能大师出生时,“毫光腾空,异香满室”。第二天早晨,有两位貌似从印度来的僧人敲开了他家的门,并且为孩子取名为“惠能”。惠者,以法惠施众生;能者,能作佛事之义。解释完“惠能”二字,两位僧人就消失不见了。
先悟佛道 后入佛门
惠能大师因父亲早亡,与母亲相依为命,靠卖柴维持生计。一日送柴,听到客人念《金刚经》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”,当下就开悟了。后来,他安置好母亲,前往黄梅求法于五祖弘忍大师。
先成祖师 后为僧
惠能大师初悟之后,才值遇佛法,亲近五祖。五祖秘付法印时,他也还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居士,在寺院里腰间绑石舂米长达八个月。关于他大彻大悟以居士身承六祖位这一段,《六祖坛经》是这么记载的:
祖以袈裟遮围,不令人见,为说金刚经。至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惠能言下大悟,一切万法不离自性。遂启祖言:何期自性本自清净,何期自性本不生灭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本无动摇,何期自性能生万法。祖知悟本性,谓惠能曰:不识本心,学法无益。若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。即名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。三更受法,人尽不知。便传顿教及衣钵云:汝为第六代祖,善自护念,广度有情,流布将来,无令断绝。
惠能大师接了衣钵之后,按照五祖的指示,一路往南,在四会猎人队里避难。十五年后,见因缘成熟,来到法性寺,正巧碰到印宗法师在为大众讲解《涅槃经》。惠能大师一语破群迷:“不是风动,不是幡动,仁者心动。”
印宗法师觉得惠能非平凡之辈,探问深义才知道,他是五祖弘忍大师的传人,于是便为惠能剃度,并拜惠能为师。
后来,惠能大师在岭南一代弘法,大倡顿悟法门。
他的到来 其实早被授记
早在公元435年,梵僧求那跋陀罗法师曾于制旨寺创建戒坛,并且立碑预言:“以后将有一位肉身菩萨于这个戒坛受具足戒。”
公元502年,梵僧智药三藏法师从天竺国带来一棵菩提树,栽种于这个戒坛旁边,也预言:“往后一百七十年,将会有一位肉身菩萨于这棵树下,开演无上微妙法,传佛心印,广度无量众生。”
此后,制旨寺改名为法性寺。公元676年正月十五日,就在智药三藏法师所种植的菩提树下,印宗法师为惠能大师剃除须发。二月八日,惠能大师在求那跋陀罗法师所建的戒坛受具足戒。受戒后,旋即于这棵菩提树下开示直指人心、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。
从公元502年到公元676年,中间相隔正是一百七十五年。一切都如授记的那样。
肉身不坏
六祖惠能大师在曹溪弘法几十年,晚年将要入灭时,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广东新洲。
在新洲大国恩寺,六祖打坐入定,坐化圆寂,留下金刚不坏的真身。后来真身从新洲迎回曹溪宝林寺,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韶关南华禅寺。
《六祖坛经》
在佛教中,经特指佛祖释迦牟尼所宣讲的教法。记录惠能大师言行的《六祖坛经》是唯一的由中国僧人撰写并被冠之以“经”的佛教典籍。
迄今,该经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广泛传播,英译本至少就有12种。此外,还有日文、泰文、韩文、法文、德文、西班牙文等多种译本。
一花开五叶
惠能大师为禅宗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,开创了顿悟法门,对后来各派禅师建立门庭影响极大。大师辞世后,他的弟子传承禅法,形成南北二宗。 南宗门下,后来形成河北临济宗、江西曹洞宗、湖南沩仰宗、广东云门宗、江苏法眼宗五宗,即“一花开五叶”。 六祖惠能大师因为居住在曹溪,他的教法又被称为曹溪禅。 曹溪,这条源远流长、富有生命力的河流,孕育了如古印度宝林山一样的圣境,见证了肉身菩萨六祖惠能大师如佛陀般的行仪,也因此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修行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