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刚学佛,刚结缘时,念一句佛号别人都会鼓励你:好的好的,种下好的因了。这个因叫远因。鼓励其实也是因为我们心里有个魔在那里,要听好话。以前那些老和尚们看到谁都是“好好好”,不能说不好呀,不好怎么说呢?都是要哄着的。魔早已经坐在我们心里。那魔最怕的就是《楞严经》,它不想让这部经的智慧照进我们心里,所以这部经会成为佛经当中最先被灭的。我们学佛,除了外在要有善知识,佛经也是善知识,《楞严经》就是我们的善知识。所以大家应该发心,把它读熟,最好会背 “汝元不知,如来藏中,性识明知。觉明真识,妙觉湛然,遍周法界。含吐十虚,宁有方所,循业发现。世间无知,惑为因缘,及自然性。皆是识心,分别计度。但有言说,都无实义。” 《楞严经》中的这段经文就把我们错在哪讲出来了。我们平时自以为是,但佛给出答案,“汝元不知”。不知什么?“如来藏中,性识明知,觉明真识,妙觉湛然,遍周法界,含吐十虚”,哪里有方所呀!那我们为什么有方所?叫“循业发现”。世间的无知,就是“惑为因缘,及自然性。皆是识心,分别计度”。 最后这八个字,“但有言说,都无实义”。就因为众生有病,佛才说这个药,但这个药是一定的吗?连病都是虚幻的,这个药哪里有真实的呢?所以佛陀多无奈,“但有言说,都无实义”,勉强来说,你却又执着,拿着佛的这个话还来辩,就又变成分别识了。所以佛法几千年,如果没有善知识,没有戒,没有甚深的禅定的话,怎么来了解这些呢?了解这些都需要戒定慧的基础的。但现在众生根器越来越差,真假也不分,善知识也说不了真话,只能“好好好、好好好”。讲到底我们从头到脚都是错的,来学佛呢,有可能会改。但是你如果不听法,怎么知道呢?我们现在建寺院,大家来到这里,能放下身段,这个里面是要降服太多的我执的,以这样大的善根,所以才会有听经闻法的福报。要把我们带出去,要把身心里的魔教化成佛,这个真的是太难了。美国有一头狮子,小的时候看到妈妈被别人猎杀了,它从此对血就有了恐惧,然后再也不吃血肉。一头狮子不吃血肉,吃青菜,吃水果,是要有这样刻骨铭心的一种经历的。可见,要把我们训练成能识别魔,识别佛,能戒恶修善——大的恶就是我们的魔性,大的善就是我们的佛性,这个多少不容易,而且魔是很有力量的呀。在这个时代,我们还能一起学习、思考,至少是增长一些见闻,也算一种知识吧。这种分别识也是一种知识,能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方向。特别是,我们如果能够降伏自我,以正心正念,用这种苦修的方式,发菩提心代替众生修行,那对自己内在的成就也好,对世界的回向也好,都是有真实的功德利益的。——三参法师古文殊寺
|